近日,一場關于預制菜的爭議,正引發公眾對餐飲透明化前所未有的關注。
2025年9月10日,羅永浩通過社交媒體發文吐槽西貝餐飲,“發現幾乎全都是預制菜,還那么貴,實在是太惡心了”,并呼吁立法強制餐館注明是否使用預制菜。
次日,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召開媒體溝通會回應,強調按照國家最新標準西貝沒有一道預制菜,并宣布將起訴羅永浩維護商譽。
隨后,西貝宣布自9月12日起全國370多家門店后廚向消費者開放,展示菜品制作過程。羅永浩則隨后懸賞10萬元征集西貝使用預制菜的證據,雙方爭議持續發酵。
我國預制菜行業已經初具規模,仍存在銷售區域小地域特征明顯、參與者眾多、行業集中度低、規模以上企業較少等問題。
近年來,預制菜市場的爆發式增長正重塑冷鏈物流產業格局。數據顯示,2025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已突破1.2萬億元,年均增速達18%,其中冷鏈物流成本占比從15%飆升至40%,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壁壘。
預制菜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過程中,冷鏈物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預制菜的種類繁多,包括即食食品、即熱食品、即烹食品和即配食品等,其中大部分產品都需要在低溫環境下儲存和運輸,以保證其品質、口感和安全性。例如,一份新鮮的預制牛排,如果在運輸過程中溫度控制不當,就可能導致肉質變差,口感失去鮮嫩多汁的特點,甚至可能因為微生物滋生而產生食品安全問題。
然而,我國目前的冷鏈覆蓋率卻并不樂觀。根據相關數據顯示,我國預制菜運輸環節的冷鏈覆蓋率僅為30% - 40%,遠低于發達國家80% - 90%的水平。在一些偏遠地區,冷鏈覆蓋率甚至不足20%。這意味著,大部分預制菜在運輸過程中無法得到有效的溫度保護,其品質和安全性面臨著巨大的挑戰。
以中西部地區的一些城市為例,由于冷鏈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,許多小型預制菜企業在配送產品時,只能采用常溫運輸的方式,或者使用一些簡易的冷藏設備,無法保證全程冷鏈。這不僅導致了產品損耗率高,還使得消費者在購買到預制菜后,發現產品的口感和質量與宣傳相差甚遠。
冷鏈的不完善直接影響了預制菜的品質,進而導致復購率低迷。消費者在購買預制菜時,最關注的就是產品的品質和口感。然而,由于冷鏈運輸過程中的溫度波動,許多預制菜在到達消費者手中時,已經出現了口感變差、營養流失等問題。例如,一些預制蔬菜在經過長時間的常溫運輸后,變得不再新鮮,口感也變得軟爛;一些預制肉類產品則可能因為溫度過高而出現變質的跡象。
一位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:“我在網上購買了一份預制酸菜魚,收到貨后按照說明加熱食用。結果發現魚肉的口感非常差,沒有一點鮮嫩的感覺,而且酸菜也不新鮮,味道很怪。從那以后,我就再也不想買預制菜了。”這樣的負面評價在網絡上并不少見,消費者的信任一旦被破壞,復購率自然難以提升。
除了品質問題,市場競爭激烈和產品同質化也是導致復購率低迷的重要原因。隨著預制菜市場的火熱,大量企業涌入,市場上的預制菜產品琳瑯滿目。然而,仔細觀察就會發現,許多產品在口味、種類和包裝上都非常相似,缺乏特色和創新。消費者在購買時,很難區分不同品牌的產品,也難以形成品牌忠誠度。
在某大型超市的預制菜貨架前,擺放著數十種不同品牌的預制紅燒肉。從外觀上看,這些產品幾乎一模一樣,都是小塊的五花肉搭配著濃稠的醬汁。消費者在選擇時,往往只能根據價格來決定,而這種價格競爭也進一步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,使得企業難以投入更多的資金進行產品研發和創新。
部分消費者對預制菜存在認知偏差,認為預制菜是缺乏新鮮度和營養的加工食品。這種觀念的存在,使得消費者在購買時猶豫不決,即使嘗試購買后,也不太可能再次購買。一些消費者認為,預制菜在加工過程中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劑和添加劑,對健康不利。雖然實際上大部分正規企業生產的預制菜都是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,但這種認知偏差仍然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決策。
冷鏈覆蓋率低導致預制菜品質難以保證,復購率低迷又使得企業的銷售額難以持續增長。這兩個因素相互作用,直接導致了預制菜企業的投資回報率下降。許多投資者在前期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企業的建設和市場推廣,但由于產品品質和市場反饋不佳,無法獲得預期的收益。
例如,某家投資了預制菜企業的風投公司,在企業成立初期投入了5000萬元資金,期望通過大規模的市場推廣和渠道建設,迅速打開市場。然而,由于冷鏈問題導致產品品質不穩定,復購率始終無法提升,企業的銷售額增長緩慢。經過兩年的運營,企業不僅沒有實現盈利,還面臨著資金鏈斷裂的風險,投資者的投資回報率遠遠低于預期。
冷鏈覆蓋率與復購率的背離,也使得預制菜行業的投資風險大幅增加。一方面,冷鏈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,而且建設周期長,回報慢。對于許多中小企業來說,難以承擔如此巨大的成本壓力,這就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。另一方面,復購率低迷意味著企業需要不斷地開拓新客戶,才能維持業務的增長。而在市場競爭激烈的忄青況下,開拓新客戶的難度也越來越大,這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的市場風險。
此外,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,如果預制菜企業不能有效解決冷鏈和復購率問題,一旦出現食品安全事故或者負面輿情,將會對企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,投資者的資金也將面臨血本無歸的風險。
預制菜企業要加大研發投入,不斷創新產品,提升產品的品質和口感??梢酝ㄟ^與科研機構合作,開發新的加工工藝和保鮮技術,提高產品的保鮮期和品質穩定忄生。同時,企業還應加強品牌建設,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。例如,通過舉辦美食體驗活動、開展線上線下營銷等方式,讓消費者更好地了解企業的產品和品牌理念,增強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。
加大對冷鏈技術的研發和應用,提高冷鏈運輸的效率和穩定性。采用先進的智能溫控技術,實時監控運輸過程中的溫度、濕度等參數,確保預制菜始終處于適宜的儲存環境。此外,還可以發展共同配送等模式,整合物流資源,降低冷鏈物流成本。
END